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在行业属性上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业务上立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和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的软件技术与装备服务。公司业务定位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和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的软件与装备服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公共安全产业”的交叉领域,两个产业发展趋势对公司的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对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业务中应用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AIoT与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以及“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聚焦数字经济,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数字经济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公司将紧抓政策机遇,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公共安全产业作为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持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国家安全单独成章,强调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维护公共安全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发展将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在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相关产业及行业政策因素加持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因素驱动下,叠加国内城镇化进程中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市场因素,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呈现出向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多元化等方向变革的趋势。
技术方面,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公共安全产业实现进一步深度融合,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创造性产业应用场景,将极大促使公共安全产业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进而进一步提升在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支撑能力,全方位驱动公共安全产业实现数智化升级。市场方面,我国所经历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为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6.16%,其中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城市有19座,人口超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10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 110.30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达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达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达49.34万公里、桥梁超过100万座。随着城市生命线工程管网的持续建设,部分基础设施逐渐进入老化阶段,潜在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燃气安全事故多发频发,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各级政府进一步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的诉求不断增加,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社会生产对安全产业的需求、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安全产业的积极性均达到前所未有的局面,公共安全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正在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推动新兴的、应用公共安全高新科技进行灾害预防的公共安全产业正在逐步发展成为重点方向。总体而言,公共安全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辰安科技始终专注公共安全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在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分析研判、耦合分析、辅助决策、监测服务等方面具备专业算法模型,研发了数字预案、辅助决策、模拟演练、灾害模拟仿真等一系列应急平台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产品和城市生命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产品,并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模型、多方协同应急、应急决策指挥可视化、次生及衍生灾害应急等多个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近年来,在应急管理方面,公司面向应急领域关键技术需求,构建了智慧应急技术体系,实现了应急云上数据汇聚、云上决策分析、云上调度指挥等功能,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多灾种、多场景、全流程、全方位的应急管理服务。在城市安全方面,2016年,清华合肥院率先提出“城市生命线”概念,在合肥市打造了我国首个综合性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泽众智能深度参与系统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清华方案、合肥模式”,项目成果得到国务院安委办、应急部、住建部、科技部等部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目前公司。公司开创了公共安全应急平台业务的先河,树立了公共安全应急和城市安全的行业标杆,并在既有基础上始终坚持产品研发创新、技术迭代升级,充分利用科研资源优势,不断造就过硬的公共安全产品,探索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AIoT“安全卫士”产品体系、城市风险管理系统、新型智慧城市样板、韧性城市新范式等多项智慧安全城市专项解决方案,高筑企业护城河,城市生命线安全、城市综合风险监测预警项目在全国已落地数十座城市。
公司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装备与消防、安全文教及海外公共安全等细分业务领域具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相关市场已深耕多年,在城市安全物联网智能硬件、大数据、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始终坚持在发展中结合市场和行业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和拓展,相关产品及服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23年,公司积极响应和承接中国电信(601728)战略新兴产业工作部署,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等方面产业协同效应日趋显著。在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下,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在市场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公共安全产业作为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产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3年,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安全产业的稳健发展。
2023年1月,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应急管理系统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会议强调,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是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方针,建立以风险治理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必须以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为根本方法,按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求,推动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2023年 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首次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时间节点、推进节奏:规划提出到 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规划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等。
2023年 3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安全生产和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部署要求,聚焦高层建筑重大风险隐患,健全完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防范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全面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方案要求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突出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守牢兜住安全发展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3年 5月,应急管理部组织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有关部门起草并发布了《基层减灾能力评估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以下统称“规范”),规范中明确了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灾害管理、风险评估、灾害备灾和自救转移等方面,规范的发布对进一步推进基层灾害风险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化开展基层减灾能力的评估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2023年 5月,住建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基础上,我国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并指出要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找准城市基础设施风险源和风险点,编制城市安全风险清单。
2023年8月,住建部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燃气管理部门专项方案》,指出到2025年年底前,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基本完成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任务,监管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023年 9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主要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等8个方向。
2023年1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聚焦城市安全重大风险,明晰综合平台和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定位,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统分结合、协调联动的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2023年12月,住建部全国工作会议召开,指出要推进设施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应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扎实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2024年 3月,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各类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今年再启动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积水点治理。
2024年 3月,应急管理部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强调,以高水平安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安全保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公共安全在国家政策层面已上升到历史新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系列政策的出台,不断为推动公共安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公司作为一家公共安全软件服务商与产品供应商,业务立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和城市安全产业,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BIM、GIS等先进技术,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充分发挥公司在数据能力、核心算法能力、行业经验以及平台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向国内外用户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与产品,并积极面向消费者终端用户提供“AI+IoT+安全”智能范式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装备与消防、海外公共安全、安全文教等领域,其中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海外公共安全业务以平台软件为核心、物联网智能硬件为支撑,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监测云服务;消费者业务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融合软硬件智能载体,构成“AI+IoT+安全”的智能范式,引领安全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安全产品产业生态的拓展;装备与消防业务则以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硬件研发与制造为主要方向,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践行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战略,积极响应和承接电信集团战略新兴产业工作部署,围绕“十四五”期间“打造全球创新型公共安全领军企业”的规划目标,不断拓宽加深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主赛道,城市生命线安全、城市综合风险监测预警项目在全国“多点开花”,已落地数十座城市;同时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开拓AIoT“安全卫士”产品体系,基于燃气安全、电梯安全、视频安全等多个智慧应用场景,打造便民安全全域感知应用体系,实现TO G、TO B、TO C业务融通互促,推动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规模突破。
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32个省、10余个国家部委、300余个地市区县级市场,以及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海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公共安全的重视,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城市安全业务从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整体角度出发,以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路面坍塌、城市内涝、轨道交通事故、电梯安全事故、大面积停水停气等重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公共安全物联网感、传、知、用的技术架构和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科技模型,建立“城市安全监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准确判断定位事故点,预先感知风险、及时预警。为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安全服务,实现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全面提高信息集成、综合研判和危机应对能力,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城市安全发展与城市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该业务板块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城市整体风险评估技术、城市生命线灾害链分析、桥梁监测传感器优化布设技术、桥梁健康状况整体评估技术、燃气扩散分析及泄漏溯源技术、供水漏水报警和定位技术、城市内涝预警技术、地下空间和路面塌陷预警技术、城市综合管廊风险评估技术等。
应急管理业务提供公共安全与应急软件相关产品和服务,主要覆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和行业部门。应急管理软件产品主要针对突发事件提供现代化应急管理解决方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实现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平时和战时应急管理工作效率、科学分析事件态势发展、辅助领导决策支持及积累知识案例。公司面向应急领域关键技术需求,构建智慧应急技术体系,实现了应急云上数据汇聚、云上决策分析、云上调度指挥等功能。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多灾种、多场景、全流程、全方位的应急管理服务。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综合应用产品线主要包括:应急实战指挥平台(应急指挥一张图)、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救援协调与预案演练系统、应急管理一张图平台、应急云调度平台、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急数据治理、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应急态势标绘系统、应急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水环境污染预警溯源系统、预警发布系统和基层应急云服务等。
消费者业务主要面向消费者终端用户提供“AI+IoT+安全”智能范式产品,帮助广大消费者实现生产经营安全和家庭生活安全。公司基于燃气安全监测优势业务,打造面向工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的“燃气卫士”产品,通过向用户提供由物联网监测设备、燃气监测云、保险服务等构成的一站式专业化燃气安全服务,织密从地下燃气管道到地上用户终端的燃气安全“防护网”。同时公司基于在视频研发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和场景化智能算法服务能力,深度融合中国电信打造第五张基础网——天翼视联网的发展战略,面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安全防护、家庭看护服务等需求,构建端、网、边、云产品体系的综合大视频解决方案,实现视频管理、算法服务、告警管理、运维管理等应用服务于B/C/G端客户。目前,公司AIoT“安全卫士”产品体系以多场景用气/用电/用火安全运行为目标,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实现环境状态实时全面感知,构建终端用户触手可及的公共安全服务,打造AIoT模式增长引擎。
装备与消防业务致力于为政府部门、社会单位、消防部门提供涵盖消防关键环节的专业化、定制化、一体化的全面服务,开展火灾探测预警、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智能安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基于自身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整合全资子公司科大立安的各项优势,大力开展燃气安全监测等物联网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同时,积极向B端及C端客户拓展,同时,充分发挥其在消防领域领先的火灾探测与扑救技术产品、特种空间消防项目实施经验和资质优势,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创新消防安全服务模式,升级改造现有安全装备,提升用户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装备与消防相关产品包括:燃气安全监测传感器、桥梁安全监测传感器、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管道泄漏智能检测球、图像型火灾探测器、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等。
海外公共安全业务主要为海外发展中国家提供国家级的公共安全软件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国家级的一体化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综合接处警平台及相关软件产品与服务。公司的海外公共安全业务融合政府、行业部门、医疗机构、民众个体的需求,融合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地理信息、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应急机构、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等多源信息和数据,通过统一云服务向各级用户发布,同时为国家、城市、警务站等指挥中心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提供服务,并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603138)进行挖掘分析,向相关用户提供系统化多层级的公共安全应用服务,提高海外国家公共安全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水平。
安全文教业务聚焦场馆建设、运营服务两大业务航道,以项目牵引和运营服务创新,提升能力。依托公司在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技术、人才、品牌优势,践行“科技、管理、文化”相融合的安全发展理念以提升民众安全素质为目标,以安全文化知识体系、测评体系为核心,以知识产品化、服务化为路径,以线上安全教育云平台、线下安全体验馆为载体,构建安全文化教育体系。面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未成年人、从业人员、专业救援队伍等5类对象,提供集科普教育、专业培训、实训演练于一体的安全文化教育服务,将“安全+”理念渗透于各领域、各行业,提升社会本体安全水平,打造安全文化产业新业态。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的销售团队为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大力开拓市场,同时,充分发挥与中国电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渠道协同和客户资源开发能力,此外,公司积极与集成商或其他合作伙伴开展生态合作。公司的市场网络已覆盖国内全部都市圈、各省会城市和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身市场网络拓展,以及与中国电信区域市场深度融合、充分协同,积极向更广阔的基层政府与社会单元延伸,逐步覆盖更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家庭用户。项目初期,由销售人员进行前期咨询与技术交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项目中期,公司参与项目的招投标,完成项目的实施与建设;项目后期,公司在提供持续运维服务的基础上,与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除了标准化产品之外,根据客户的需求差异,公司会进行部分定制化设计或开发,故其价格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公司部分业务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获得,部分业务通过协议或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获得,无论何种方式,其对应的最终价格均以成本为基础,加上合理利润确定。公共安全领域云服务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服务类型采用标准定价方式。
公司经营业务中主要采购产品包括各类前端传感器、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平台软件、数据库软件等产品。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存储设备、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为了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工作方案以及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对其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包括供货质量、交付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稳定的采购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十四五”规划和 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此,国务院、应急管理部、住建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等中央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分别在上述文件指导下,单独或联合制定了相关领域的规划政策文件,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内容给予具体的落实举措、明确的指导意见和细化的规范标准,为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动了公共安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始终保持对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深刻认识到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保障其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一方面,公司针对现有产品及技术进行不断的迭代升级,拓展自身业务链条,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公司对产业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及新技术的持续研究能够推动企业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坚持在公共安全主营业务上不断改革创新,坚持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重大项目和标准化产品双管齐下,以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装备与消防、海外公共安全、安全文教业务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业态,不断将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通过顶层设计、技术创新等方式助力公司保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在全国主要区域设立区域营销中心和运维中心负责所在区域的营销和维护服务工作,并且在公司内部组建成立了运营与客户成功部,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效率,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32个省、10余个国家部委、300余个地市区县级市场。具备全国性营销服务体系,支撑公司更好的拓展市场及服务客户。海外市场主要面向东南亚及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涵盖非洲、拉丁美洲、中亚、西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海外市场体系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与中国电信的融合发展逐步深入,通过中国电信在全国各省市级公司全域覆盖渠道及中通服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助力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视技术研发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一贯重视对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注重技术的内部积累,不断强化自身的研发技术实力,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紧紧围绕公共安全核心技术研究理念,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共安全业务融合创新,重点在智能监测预警、公共安全大模型、数字孪生城市等方面深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面向城市巨灾的风险预报预警与救援模拟推演技术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可燃气体监测仪等核心装备自主可控;积极开展大模型、AIoT等前沿技术研究,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夯实科研技术优势,深筑公共安全核心技术护城河,为公司核心业务赋能。2023年 4月,公司荣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适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包含大模型应用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持续挖掘城市生命线物联网数据价值,不断强化数据分析平台技术创新,研发构建完成多模型算法,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有效提升公司在城市安全与应急业务的分析能力。目前,公司已经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公共安全物联网感、传、知、用的技术架构和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科技模型,建立完成“城市安全监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准确判断定位事故地点。并且,依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分析模型,分析城市生命线各子要素风险及相互耦合关系,实现预先风险感知并及时预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各类专利共计360余项、软件著作权930余项。
公司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公司始终将人才培养和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一直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强化优秀人才在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吸引集聚中高端人才,持续优化薪资待遇、福利制度和激励机制,入职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和高层次、专业化、成熟型人才,并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超70%,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比88%,硕博学历人员占比18%。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数字化人力资源协会主办的中国数智招聘创新系列奖项评选活动中,凭借招聘领域的扎实积累和创新实践,荣获“2022招聘运营标杆企业奖”;公司在DHR公会联合发起的“2023中国人力资源Venus大奖”中,凭借“辰安科技任职资格与发展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人才管理标杆企业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人才管理制度与机制,将员工成长与组织需求紧密结合,采取一系列人才培养与激励措施,强化人才的留任、激励、培养与赋能管理,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实施管理+专业双通道晋升路径,在提供管理晋升渠道的同时,鼓励员工结合个人发展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双渠道晋升路径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在企业内的广阔施展空间,为公司的高级专业人才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薪酬与发展激励。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辰读分享会、技能大赛、产品及项目经理俱乐部等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培养、赋能人才,让人才脱颖而出。强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依托辰读学苑学习平台自主开发线余门,为员工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体验和多样的课程学习选择,其中公司数字化学习项目荣获2023年由云图奖颁发的“数字化学习转型先锋”卓越奖。
公司的市场网络已覆盖国内全部都市圈、省会城市和海外 3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自身市场网络拓展,以及与中国电信区域市场深度融合、充分协同,公司积极向更广阔的基层政府与社会单元延伸,逐步覆盖更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家庭用户。
公司是公共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城市安全业务方面,公司在“清华方案-合肥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由公司承接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徽样板”覆盖安徽全省并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成功落地市、长沙市、喀什市、鄂尔多斯市、明光市、凌源市、凤阳县、定远县等多地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燃气管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产品”与“合肥城市生命线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同时,公司主导和参与了住建部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指南、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运行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等多项重要指南和标准文件的起草和发布,结合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的相关要求与技术指南,研发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将“一网统管”思路引入城市安全专业领域,并在安委办多个试点城市开展应用。应急管理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码体系化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承接了国家级应急平台建设,获得了众多省部级和地市级应急平台项目,以及10多个行业应急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为应急管理部和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研建的“应急指挥一张图”为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提供科技力量支撑,在大运会筹备期和开赛期间协助成都市应急管理局高效完成城市侧安全应急保障工作等,以优秀的专业技术和高效的服务能力获得了用户单位的高度认可。消费者业务方面,公司紧抓发展机遇,在中国电信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AI+IoT+安全”智能范式,搭建“安全卫士”产品体系,引领安全产品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安全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协同推进To C市场和To B市场,服务已覆盖全国31省250多地市。与此同时,公司基于视频研发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和场景化智能算法服务能力,打造大视频产品体系,面向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护、家庭安全监护、城市安全服务等需求构建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生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海外业务方面,公司承接了多个国家级公共安全项目的建设,报告期内多米尼加、澳门等项目成功验收,并向新加坡等相对发达地区积极拓展,培育中国品牌。大量的项目建设,推动了公司产品的改进与完善,在产品设计上更加贴近客户、产品质量上更加稳定、性能更强大,竞争力更强,为重要和重大项目的签约及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公司经营稳步向好,持续深入落实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战略和战新业务工作部署,积极打造AIoT、运营服务第二增长曲线,围绕“打造全球创新型公共安全领军企业”的规划目标,紧抓公共安全产业空前的重大发展机遇与新需求,全面推进“AI+”行动,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参与国家标准指南和规划设计,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智能装备与消防安全、海外公共安全、安全文教等领域,着力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能力的公共安全产品体系,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拓宽加深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主赛道,充分发挥自身在全链条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的顶层标准、技术创新、标准化产品、建设经验、应用案例、监测运营差异化能力上的显著优势,城市生命线项目累计落地全国数十座城市,“多点开花”。应急管理业务方面,持续推动顶层卡位、坚持各级延伸齐头并进,不断加码体系化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助力公司应急业务的持续发展。消费者业务方面,以“AI+IoT+安全”智能范式,引领安全产品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安全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协同中国电信实现业务规模突破,提升触达并服务B/C端用户能力,特别是在宁夏银川“6-21”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在该项业务取得了新的突破,报告期内的发展量较上年同期取得大幅增长。同时基于视频研发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和场景化智能算法服务能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大视频终端研发力量,融入中国电信集团“天翼视联网”,TO G、TO B、TO C业务融通互促,推动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规模突破。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公司继续加强对城市安全物联网感知终端的研发力度,持续推进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工商业及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轻量化桥梁前端预处理主机等关键装备的自研自产、迭代升级以及应用推广,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涉及城市安全业务的7大行业9款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管理工作,构建“一体两翼三协同”组织阵型,大力打造“铁三角”作战单元,持续加强服务客户能力,开展数字中台建设,努力提升组织效能,强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57亿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规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64.17万元,同比增长1,056.55%,经营效益显著改善。
注2:消费者业务是公司 2022 年培育开拓的战略新兴业务,公司在 2022 年核算中将消费者业务相关数据依据业务关联程度分别计入了城市安全、应急管理、装备与消防板块,随着消费者业务加快规模突破,本年度公司进行单独核算及披露,并相应调整了城市安全、应急管理、装备与消防板块 2022 年相关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战略发展机遇,持续强化市场资源力量投入,开展全量商机洞察,精准聚焦市场,推动市场拓展能力提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城市安全方面,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以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为抓手,深耕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市场。由公司承接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徽样板”打造快速推进,凭借头部的品牌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完成了安徽省平台二期、合肥预警平台、淮北和阜阳地市城市生命线个区县城市生命线一期的签约,为安徽省地市二期项目全覆盖及区县一期项目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全国业务部署,加大市场资源投入,成功落单成都、鄂尔多斯、、唐山、凌源等地的城市生命线项目,助力提升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方面,公司在持续推进应急管理部顶层卡位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省市、区县以及基层应急市场延伸,不断扩大公司市场规模,助力公司应急业务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应急管理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项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运维服务保障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预警速报业务评估评价系统项目、国家东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指挥信息化设备采购项目等。同时,公司结合应急管理新形势,持续拓展卫生救援基地、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特色业务板块,成功中标重庆市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唐山高新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预警、贵州紧急医院救援基地等多个省市的应急平台建设项目。在基层应急方面,公司连续中标长春市、洛阳市、汕头市、老河口市、农安县、宝塔区等多个市县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项目。
消费者业务方面,公司以“AI+IoT+安全”智能范式,加强与中国电信的业务协同,实现业务规模突破,燃气卫士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全国31省250多地市,签订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湖南省、贵州省、山东省等多个省市,AIoT全网在线用户突破百万,成为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终端用户数量最大的在线监测运营平台之一。与此同时,公司紧抓中国电信“天翼视联网”发展契机,并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打造大视频产品体系,面向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护、家庭安全监护、城市安全服务等需求构建综合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大视频产品已完成28省电信内部测试入围或上架评选,且在绝大部分省份开始形成销售。未来,公司在确保基础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坚定不移推动第二增长曲线——消费者业务的规模发展。
装备与消防方面,持续关注消防行业市场发展动向,重点开拓综合管廊、电力、地铁隧道、高科技厂房等消防安全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了长沙、武汉、绍兴、马鞍山、成都、昆明等地消防项目,其中中标的滁州动力电池基地一期消防项目,成为公司进军储能行业的重要跳板。智能装备业务,在做好对城市安全智能终端支撑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科大立安燃气监测产品成功入围深圳燃气(601139)客服中心引进家用燃气报警器供应商项目、湖南省城镇燃气用户端安全产品推荐目录、广东省城镇燃气用户端安全产品推荐目录等。
海外公共安全业务,公司根据全球市场变化趋势对市场进行战略调整,将地区市场划分为非洲区域、拉美区域、亚洲区域、中东区域。报告期内,公司在已有项目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深耕细作,不断拓展新的行业领域,同时重点关注东南亚市场,并且陆续完成了澳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多个在执行项目的实施和验收。
安全文教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继续贯彻“科技、管理、文化”相融合的安全发展理念,提供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行业样板工程,品牌赋能业务拓展,报告期内,新签郑州、合肥、滨州、泉州等地的应急安全体验馆以及安全实验室设备采购和软件升级等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公共安全核心业务、市场需求、技术应用等趋势,充分发挥研发体系的创新能力,在基础产品研发、公共安全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探索、解决方案构建、技术应用实践以及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公司全面推进“AI+”行动,充分利用知识图谱、大模型、时空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结合公司多年来的行业知识、数据积累与技术底蕴优势,将大模型与公共安全监测预警、辅助决策等公司核心业务流程相结合,研发形成了公共安全行业大模型——“辰思”大模型,能够实现公共安全专业的智能问答与内容生成,专业知识查询、事件报告生成等典型业务场景服务能力。为应急管理业务提供“辰思”智慧预案、“辰思”智慧辅助决策方案、“辰思”智慧森林草原防火、“辰思”公共安全知识、“辰思”时序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能力,支撑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能力,实现应急管理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撑,提高领导决策的“信息全面性、成果时效性”。同时,围绕城市安全运管服业务需求,研发的时序数据大模型——“城市安全运营大模型”实现真假警判别、报警归因分析,推动实现传统运管服向“AI+”智能化运管服的转变。报告期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研发不断拓展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落地,赋能核心业务,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城市安全方面,公司围绕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重点需求,结合多个试点城市的需求,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产品,构建1个城市安全全景图、N个专项场景、一套联动处置平台,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线、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等多个业务领域,构建风险技术底座,实现城市全面感知、综合研判、精准预警,提升多主体跨部门协同处置能力。并且,研发与持续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预警”“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解决方案,并融合多行业产品与技术,形成“全场景全链条智慧燃气监管”“海绵城市”“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防汛大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等特色方案,在智慧应急、城市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监测、城市运管服、智慧消防、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同时,公司成功发布了涉及城市安全领域7大行业9款产品:燃气安全监测产品、供水安全监测产品、城市地面塌陷综合防治产品、桥梁安全运行监测产品、排水管网智能诊断产品、城市内涝预警产品、城市生命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产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产品等,进一步拓展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应用场景。
消费者业务方面,聚焦城镇燃气安全痛点难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在AIoT“燃气卫士”产品基础上,扩展应用场景,搭建“安全卫士”产品体系,兼容多场景物联网监测设备,实现消防安全监测、电梯安全监测和管理的全流程应用,同时公司依托电信云网能力优势,拓展智能视频摄像头终端,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现状,拓宽场景边界,实现多场景联动,完善产品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装备与消防方面,不断优化迭代硬件产品,持续丰富产品线,通过标准化部件、产品功能整合等多方位手段,实现产品制造成本的降低。报告期内,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和AI模型算法的优化升级了第三代图像型探测器、光截面和消防水炮;开发了居家养老安全监测平台和物联网产品管理中台,消防物联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激光地下空间燃气监测设备优化迭代至4.0版本,产品性能得到提升;同时推出以激光检测技术为主面向家庭、工商业用户场景系列可燃气体探测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和实施的项目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体现出公司产品和技术的价值,形成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
城市安全方面,公司承接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相关项目已经在全国数十个城市进行部署,对300余座桥梁,数万公里燃气、供排水、热力等地下管网布设了超过 25万套前端感知设备,透彻感知各类型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每天多达数百亿条,成功预警燃气泄漏、沼气聚集、桥梁结构风险、供水管网泄漏、消火栓异常、排水内涝、废水偷排漏排等城市安全险情超过1万起,有效发挥了拱卫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作用。同时,公司参与起草并发布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运行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CJ/T552-2023)、《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CJ/T545-2021)、《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2021)等多项行业标准,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辰安力量”。
应急管理方面,持续推进新业务方向的拓展,踊跃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践行社会责任。公司林火卫士产品为支撑我国西南林区重点地区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累计支撑数十起森林火灾实战处置,第一时间发现火点、第一时间输出火情报告、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态势;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产品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提供核心信息化能力支撑,助力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公司为应急管理部研建的“应急指挥一张图”信息化系统为甘肃积石山 6.2级地震、新疆乌什 7.1级地震的灾情研判分析和应急救援行动开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有效减轻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助力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
消费者业务方面,近年来重大燃气安全爆炸事故频发,对各地燃气安全监管、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成为各地政府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的燃气卫士自投入市场以来,已助力多地燃气安全建设,监测效果明显。其中,北京怀柔韧性城市燃气安全专项,监测中心成功处置了数十起重点燃气安全隐患事件,保障了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装备与消防方面,公司持续推动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工商业和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轻量化桥梁前端预处理主机、管道漏失监测仪等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升级,并为包括高大空间等特殊场所在内的多场所提供消防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科大立安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海外公共安全方面,公司陆续向海外国家输出的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和相关产品,已经涵盖了拉美、非洲、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对帮助海外政府和各行业用户提高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改善社会综合治安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海外用户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的认可度。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期,已经进入公共安全事故的多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件的不断发生给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应对上述突发事件必须加快发展公共安全产业,达到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的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构筑国家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水平。国家利好政策频出,为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对公共安全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5G等前沿技术为持续深入拓展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需求挖掘、场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应急治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2022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总产值超过1.9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13%。此外,我国从事安全应急产业的企业中,制造业生产企业占比约为60%,服务类企业约占40%。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安全应急产业规模相对较大,销售额稳步增长,利润丰厚,竞争力强,引领区域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能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 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
公司将紧密围绕“打造全球创新型公共安全领军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继续秉承“用科技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帮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企业使命,持续聚焦在公共安全主航道,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融合技术赋能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为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公共安全产业注入新动力(300152),致力于成为“创新引领、主业突出、盈利良好”的公共安全高科技公司、成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引擎,为构建“平安中国”贡献担当与力量,致力于成为全球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的引领者、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最佳合作伙伴。
展望2024年,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恢复、国内消费需求的逐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将推动政府加大对公共公安、应急管理以及城市安全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带动社会公众对应急安全产品的需求。
公司将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方针,并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与管理革新,深入推进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消费者业务、消防与装备、海外公共安全、安全文教等领域的发展,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将客户的需求与公司的研发、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端到端的产品及服务,成为客户长期可依赖的合作伙伴。
公司将紧紧围绕公共安全核心技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前沿技术研究,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深耕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市场,丰富消费者业务“安全卫士”产品矩阵,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公司产品的规模化效应,努力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公司在行业中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公司向产品化、服务化转型,牢固树立市场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围绕“一体两翼三协同”,强化公司各条线对市场的协同支撑,同时加强和改善客户服务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提出、早解决,为用户提供规范化、体系化的公共安全产品、装备和具有前瞻性的一站式服务方案。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电信协同能力,充分利用在国内省、市、县各级的网络服务单位和海外的市场影响力,共同推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将持续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源体系,构建“高竞争力、高效益、高效率、高活力”四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用优秀成就优秀”的用人理念,坚定不移、不拘一格地引进市场、业务、技术、管理等领域高绩效人才。依托社会引进、生态共建、培养传承等方式多措并举地提升人才当量密度。同时,构建体系化薪酬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员工实施不同的绩效激励政策。通过日常激励、经营层激励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实现对团队、员工的有效激励。通过综合运用体系化激励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活提升公司活力。
公司的国内业务较高程度上与国家、应急管理部、住建部及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政策导向、资源与资金的投入挂钩。如果相关政策导向、机构与机制发生重大调整,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考虑国家“十四五”期间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的全面部署,以及近年较多行业的利好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虽然存在,但相对较低。
公司在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将持续在公共安全领域内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除了依靠自身资源内生增长外,也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推进公司的规模发展。但对新业务的探索,可能存在受传统业务模式束缚、对新市场判断存在误差、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存在一定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做好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谨慎决策,力求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不断通过在组织系统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经营环境。
公司在海外的最终用户主要为所在国或地区的政府部门,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该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领导人换届都可能对公司的海外项目签约、执行、实施、验收带来不确定性影响。海外的国家级项目由于项目金额相对较大,执行周期长,且受上述风险因素影响,在收入的季节性、稳定性等方面较国内项目波动更大,周期更长。公司在推进海外项目时会谨慎评估客户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汇率等风险,完善在收款与资金保障方面的流程和措施,加大对公司权益的保护,尽可能降低海外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
公司营业收入存在各季度分布不均衡、前低后高的特点,主要受客户结构、业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公司现有的最终用户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为主,项目通常在年初制定方案设计,年中和下半年实施,年底验收,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第四季度的波动会较大影响全年的收入和利润水平。随着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新业务、新领域的开拓,B端和C端客户逐步增多,该风险将有呈下降趋势的可能。
公司以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投入和支撑基础技术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研发投入,并尽可能紧密关注市场需求,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制定与落实研发策略,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研发投入、技术与产品成果都能在市场上如期产生经营收益。发生此种情况,有可能使公司错失市场机会,加大经营成本,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公司将持续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研发,通过多维度论证,谨慎立项,有成本控制的试错,提高产品研发与市场化的成功概率,降低研发投入,有计划地规划短、中、长期产品梯队,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加快研发进度,降低新研发失败和研发成果市场化失败的风险。
随着公司国内外业务规模、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客户类型的增加,加上项目本身的执行与验收周期较长,因此应收账款的账期和绝对值也可能会相应上升,并带来一定的潜在坏账风险。公司会审慎选择项目、客户和合作伙伴,将资金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地缩短应收账款挂账的时间,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执行合理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准备政策,制定施行应收账款催收管理规章制度,减少应收账款增大带来的呆坏账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线延长,公司经营和管理需要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实现管理升级、优化运管体系,将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端研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公司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不能在信息技术、公共安全、经营管理、研发、开发等方面引进更多的人才,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速度与潜力。公司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人才的培养,建立长效人才激励机制,以保证公司未来稳定发展。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及遭受知识产权侵害的风险。为保护知识产权,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专员对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进行日常管理,并通过多种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电信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辰安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鄂尔多斯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燃气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电信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量数据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