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法律海洋中,每一位法官都是一位导航者,他们承载着公正与责任,驾驭着法律的严谨与细致。当这些司法使者选择离开高堂的审判台,踏上坚实的土地,他们所展现的不仅仅是职责的履行,更是对法律情感与人文关怀的深刻诠释。
高邑法院在开展“三下三进三联动”工作体系建设中,扎实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法官力量下沉、司法服务下沉,广大干警纷纷走出法院,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系统学习习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等重要论述,以全新的“头脑风暴”引领理念转变。组织开展座谈会,使广大干警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强化“从政治上看”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做得更好”的转变。
制定法官(助理)分镇包村工作制度,由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分包全县5镇107个村,实行“1名法官+1名助理”的“1+1”模式。深入推进“法官带案下基层”工作制度,为包村法官(助理)制作联系群众名片,加入所包村微信群,制作包村法官工作台账,按照要求填写“三下三进三联动”工作日志并在工作群拍照上传。在微信工作群建立日报表,每天统计、汇总、公开每名法官(助理)带案下村以及“三个三”工作情况,并通过院机关大厅电子屏幕进行公示。
创造性地推行“三会两访”工作法,即列席所包村(社区)“两委会”,在原有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以法律视角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完善;每月召开一次“调解案情分析调度会”,就已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成诉情况进行通报,就尚未化解矛盾纠纷研判突破口、分解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合力;每月召开一次“法律服务座谈会”,成立帮扶团和法律服务队,有的放失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定期走访涉法涉诉信访人和走访近5年以来有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分类处理信访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
组织开展“法律咨询进乡村 问诊把脉解民忧”和“法官送法赶大集”活动,包联法官(助理)定期到所包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成立5个法律服务宣传小分队,周一至周五每个工作日轮流到全县乡镇集市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官们在街头巷尾和热闹的集市拉起条幅、摆开摊位,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通过发放法律资料,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和实际困难。
制发《法官送法赶大集工作手册》,详细记录工作开展情况,落实首办负责制,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于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梳理分析,建立台账,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在事后及时的进行跟踪回访,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动态见底清零。
今年以来,高邑法院共组织下乡普法宣传25场、送法赶大集活动1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接受咨询3700余人、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380余件。高邑法院“法治护航小分队”被评为全市优秀小分队。
通过下基层活动,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法官对基层群众的了解,提高了司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共同书写法治中国新篇章,让法律的光辉照亮每个人的未来。
后记:法官下基层的行动,是对法律威严与柔情的完美演绎。在基层,法官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裁决者,而是普法的宣传者、矛盾的调解者、民生的守护者。他们以案说法,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诠释法律,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让民众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接受。在此过程中,法律不再是一门冷硬的学问,而是融入了生活的艺术,它有了温度,有了情感,有了教化的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